2022-08-03
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应有以下24项1、谱名一般称为族谱、家谱、家乘、家志、家传、通谱谱、谱录、谱碟、世碟、世谱、世家、世典、宗谱、支谱、房谱、、统祖谱、故谱、合谱、谱传、真谱、私谱、本书、族系、族讲、石谱、系谱等,也有的称为渊源录、源流考联宗谱、先贤录、传芳集清芬录家传薄世恩录先德传族谱图谱志略大同谱、大成谱、家谱汇编、家模汇编、源流大典等,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、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。2、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,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,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。谱序包括新序、旧序、族外人的客序、跋语、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。3、谱例又称凡例,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。4、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,专收先贤的谱说、谱论、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,对修谱的作用、功能、意义、历史、原理、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,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。5、恩荣录主要内......
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收入了董姓历代名人235名,占名人总数0.52%,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四十位;董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.54%,排在第六十四位,董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.43%,排在第五十二位。先秦秦汉董狐,被当时的孔子誉为"良史"的史官,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姓名人。董安于(?——前496),又称董阏于,生年不详,春秋末晋国人,是晋卿赵鞅之心腹家臣,古晋阳城的始创者。守晋阳。范、中行之乱,以与谋为荀跞所谴,自杀。董卓(?-192年5月22日),字仲颖,陇西临洮(今甘肃省岷县)人。东汉末年少帝、献帝时权臣,凉州军阀。官至太师,封郿侯。董仲舒,西汉哲学家,今文经学大师。董和,(?-220)字幼宰、枝江董市人蜀汉掌军中郎将;与诸葛亮共事多年,许多建议被诸葛亮采纳,为官二十余年,外牧殊域,内干机衡,清正廉明,深受人民信任和爱戴,与少数民族交往,‘务推诚心,南土爱而信之......
春秋至三国两晋董狐:被当时的孔子誉为"良史"的史官,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姓名人。董阏于董安于(?——前496),又称董阏于,生年不详,春秋末晋国人,是晋卿赵鞅之心腹家臣,古晋阳城的始创者。守晋阳。范、中行之乱,以与谋为荀跞所谴,自杀。董卓(?-192年5月22日),字仲颖,陇西临洮(今甘肃省岷县)人。东汉末年少帝、献帝时权臣,凉州军阀。官至太师,封郿侯。董仲舒:西汉哲学家,今文经学大师。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,他对以"天人三策",提出"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"的建议,为汉武帝采纳,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。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,杂以阴阳五行说,把神权、君权、父权、夫权贯串在一起,形成封建神学体系。提出"天人感应"说和"三纲五常"说。董和:(?-220)字幼宰、枝江董市人蜀汉掌军中郎将;与诸葛亮共事多年,许多建议被诸葛亮采纳,为官二十余年,外牧殊域,内干机衡,清正廉明,深受人民......
1-董朝相万历癸西年,赵城人,恩贡,任山东临清州训导。出处:《赵城县志》科目表。2-董朝阳明代具体年间不详,洪洞人,任河南商城县典吏。出处:《洪洞县志》选举表。3-董继舒嘉靖年间,原籍直隶安肃,官至洪洞县主簿。出处:《洪洞县志》职官表。4-董九川嘉靖年间,原籍不详,任洪洞县训导。出处:《赵城县志》职官表。5-董聚有嘉靖年间,原籍不详,刻字匠。出处:《洪洞金石录》明洪洞县刻字匠董鸾、董聚有张苍碣。6-董梦吉万历年间,洪洞人,戊午科,固安卫守备。出处:《洪洞县志》选举表,武举。7-董尚青万历十五年,原籍不详,石匠。出处:《洪洞金石录》明平阳府抚按两院告示碑。8-董文明嘉靖年间,原籍直隶河间,任洪洞县教谕。出处:《洪洞人物》职官表。9-董五典嘉靖年间,原籍直隶内黄,任洪洞县主簿。出处:《洪洞县志》选举表。10-董仲实万历十九年,万安镇人,乡老。出处:《洪洞金石录》明汾州里铁炉庄重修关帝庙记。免责......
《常州青果巷董氏族谱》颁发,11月9日,一套八卷本的《常州青果巷董氏族谱》在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复兴村委董家...
陇西郡,是一个中国古代的郡级行政区划,其范围历史上有显著变化,大致在今天甘肃省南部和东南部。秦初置三十六郡时,陇西是其中之一,治狄道(今临洮县)。汉武帝时,分16县置天水郡,陇西有11县,53964户、236824人。东汉时郡县如旧,属凉州,但人口锐减到5628户、29637人。三国时,陇西郡治迁到襄武县(今陇西县东南),但所辖县数进一步减少,到西晋时只有四县、三千户。南北朝时,陇西郡西部归属金城郡,其范围进一步缩小,但县置人口增加,到隋朝达到5县、19247户。唐朝最终改陇西郡为渭州,陇西郡之名从此消失,郡治襄武县保留了陇西之名,成为陇西县。在董姓众多的郡望中,陇西郡是最重要的一个。陇西郡,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(公元前279年)置郡,治所在狄道(今甘肃省临洮南)。秦朝时,晋国良史董狐的后裔董翳出任都尉,后来归降项羽,起兵反秦。项羽灭秦后,把董翳封为翟王,都高奴(在今陕西延安市延河东岸),......
一日董卓上朝,忽然不见身后的吕布,心生疑虑,马上赶回府中。在后花园凤仪亭内,吕布与貂蝉抱在一起,他顿时大怒,用戟朝吕布刺去。一次,吕布不小心得罪了董卓,董卓大怒,随手抽出刀戟向吕布掷去,幸亏吕布眼疾手快,才得以幸免。当时,吕布并没直接顶撞董卓,而是立即向他谢罪道歉,董卓便不再追究,以后也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。可是,吕布却从此心怀私恨,吕布又与董卓的婢女私通,心中十分不安。王允把诛杀董卓的计划告诉吕布,并要求他充当内应。起初,吕布不同意,他说:“奈何(我和他)如同父子一样!”王允开导说:“你姓吕,他姓董,又不是骨肉亲情。况且董卓现在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国贼,你难道还认他作父亲吗?他向你掷刀戟的时候,把你当儿子看待吗?”在王允的敦促下,吕布最终答应了。一切准备就绪,正好逢上皇帝大病初愈,朝中文武大臣都集会于未央殿,恭贺天子龙体康复。吕布借此机会,事先安排同郡骑都尉李肃等人带领十多名亲兵,换上卫士......
董仲舒从孔孟认为社会有五伦(所谓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兄弟和朋友)择其要者定为”三纲”。君为臣纲、父为子纲、夫为妻纲。再将儒家宣扬(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)合为“五常”,这是“三纲五常”的来历。“三纲五常”历来被视为皇权专制主义的根基。但是...
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,各地豪强乘机扩充自己的势力。而被派到各地担任州牧且掌握着军政大权的宗室大臣,与当地豪强地主勾结起来,形成了地方割据势力,也就是军阀。豪强地主和大小军阀之间,为...
湮没了黄尘古道,荒芜了烽火边城。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,这是历史的魅力,一起来研究下“三国人物——袁绍在冀州”的话题,感受历史的心境。? 袁绍登上政治舞台后,在他的率领下消灭了宦官势力,但是,政权却落入凉州军事集团的董卓手中。他们之间矛盾的激化,是从废立问题上开始的。董卓准备废少帝立陈留王(即后来的献帝),作为世族高门代表的袁绍,以“废嫡立庶”为理由,...
探索历史足迹,讨论历史话题,关于“董卓凉州军事集团都有哪些将领,实力如何?”的相关问题,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。? 董卓所掌握的军事力量,是在凉州形成发展的,前引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所说的“湟中义从”和“秦胡兵”即包括在内。关于“湟中义从”,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说:“湟中月氏胡,其先大月氏之别也,旧在张掖、酒泉地。……又数百户在张掖,号曰‘义从胡’。中平元年,与北宫...
探索历史足迹,讨论历史话题,关于“董卓是如何建立并发展他的军事力量的?”的相关问题,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。? 汉桓帝末年,董卓以“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,从中郎将张奂为军司马,共击汉阳叛羌,破之”(《后汉书·董卓传》)。什么是“六郡良家子”,因为涉及董卓的出身和此后的发展,这里有必要加以说明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说:“天水、陇西山多林木,民以板为室屋。及安定、北地、上...
姓董的人,名字最好取,比如董事长、董事、董道理、董来,都好听。董来,是桐乡土话,夸奖小孩子懂事、乖巧,就叫“董来”,我母亲经常对我孩子说:乖小囝,董来,董来。董,是一个常见的姓氏。《说文解字》里,董,写作蕫,下面是“童”字,不是“重”,换了一个马甲,其实是同一个字的两种写法。董是一个形声字,草字头表示意思,说明它肯定跟植物有关。下面的“重”或“童”,表示读音。董的本意,就是藕的意思。《左传》中,晋国有一个地名,叫“董泽”(今属山西),这个地名的形成,最初可能与莲藕种植有关。先秦时期,北方气候温暖湿润,就像现在的江南,适合莲藕生长,所以《诗经》里描述北纬34度的北方植物,就经常写到荷花。巧的是,春秋时期的晋国,正是董姓的重要分布区,比如董狐、董安于,都是晋国人。更巧的是,整个唐朝,董姓出的唯一的宰相,就叫“董晋”。据林宝《元和姓纂》、欧阳修《新唐书》记载,董姓起源于黄帝,舜赐飂叔安的儿子为“......
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,董姓的由来,有两种说法: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,相传黄帝的己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,被封于飂(又作蓼,在今河南唐河县),称为飂叔安。飂叔安的儿子董父,为帝舜驯养龙,被舜赐姓为董,任为豢龙氏,封之于鬷川(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),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。主要以第一种为主。1、董父《左传》晋太史蔡墨曰:昔叔安有裔子曰董父,甚好龙,能求其嗜欲,饮食之,龙多旧焉。乃扰蓄龙以服事帝舜。帝赐姓董氏,使豢龙。《九州要纪》云:“董父好龙,舜遣豢龙于陶丘(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),为豢龙氏。”封诸鬷川”鬷川就在山东菏泽市定陶区,一说闻喜县境内,蜿蜒四十华里,在凤凰垣和峨嵋岺之间形成一条天然的大湖泊。此处烟波浩淼,水域辽阔,正是豢龙的理想之所。我们知道,“龙乃圣洁之物,非甘泉不饮,非灵水不憩。”于是,董父便依灵水而居,从此,鬷川改名为董泽湖。古籍传说舜赐董父姓豢龙,为豢龙氏,后来夏朝刘累跟豢龙氏学习养龙。2......
董氏是一个典型多民族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,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九位,属于超级大姓系列,人口约七百二十六万一千余,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.45%左右。董氏主源出自高阳氏颛顼帝之后裔。据史料所载,董氏的发源地在山东定陶北部、山西运城、山东平原县三个地方。今日董氏以河北、山东、山西、云南、辽宁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,冀、豫、晋这三省就占董氏总人口的31%,滇、鲁、辽、浙、川、鄂这六省又占38%,而冀州地区居住了董氏总人口的10%,为董氏第一大省。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...
董宋臣(?~1260),宋理宗朝宦官,是理宗的贴身内侍,善逢迎,很得理宗的欢心。淳祐中,以睿思殿祗候特转横行官。宝祐三年,兼干办佑圣观。侍御史洪天锡弹劾他,不报,天锡降职为大理少卿。开庆初,大元兵驻江上,京师大震。董宋臣建议宋理宗迁都宁海军(今福建四明),签判文天祥上疏乞诛宋臣,又不报。理宗去禁苑赏荷花,苦于没有凉亭遮日,董宋臣揣摩上意,一天之内就修建了一座凉亭,理宗十分高兴。冬天,理宗又去赏梅,董宋臣已事先在梅园建造一座亭子,理宗责备他劳民伤财,董宋臣说不过是把荷亭移到这里,理宗又大赞他办事得体。理宗晚年好女色,三宫六院已满足不了他的私欲,董宋臣引临安名妓唐安安入宫淫乐。起居郎牟子才上书劝诫理宗:“此举坏了陛下三十年自修之操!”理宗却让人转告牟子才不得告知他人,以免有损皇帝的形象。姚勉以唐玄宗、杨贵妃、高力士为例劝诫理宗,理宗竟然恬不知耻地回答:“朕虽不德,未如明皇之甚也。”在理宗看来,......
暗淡了刀光剑影,远去了鼓角争鸣;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,这是历史带来的回忆。一起来了解下“董卓如何对待反对他的朝臣?”的相关话题,看看是否能解决您的疑惑。? 先不说袁绍、袁术、曹操逃亡路上的事,先来说说董卓。 董卓听说袁绍不跟他玩了,一夜之间所有“袁党”分子也都销声匿迹了,可是气坏了,立即以天子的名义下诏书到各州郡,通缉这些人。 同时,他觉得,袁绍一走,...
汉哀帝刘欣是西汉第十三位皇帝,同时他也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同性恋皇帝,“断袖之癖”这个成语的由来,就是汉哀帝和他的男宠董贤的故事。 原本,汉哀帝刘欣是做不成皇帝的,因为他的父亲并不是皇帝,只是西汉的一位王爷而已。虽然刘欣不是皇子,但他却是皇帝的亲侄子。 由于汉成帝刘骜继位二十多年也没有儿子,于是他就召集大臣商议究竟是立弟弟还是立侄子为继承人。当时...
敬天地。天地者,人之所赖以生者也。孝父母。父母者,罔极深恩以生我也。忠君上。君上者,寸土尺地以长我也。尊师长。师长者,君亲同尊以教我也。爱兄弟。兄弟者,手足之情以爱我也。别夫妇。夫妇者,同林之鸟以助我也。信朋友。朋友者,取长补短以劝我也。睦宗族。宗族者,祖宗一脉以团我也。和乡里。乡里者,共同周旋以守我也。教子孙。子孙者,自幼时教以承我也。...
董姓是炎帝第五世祝融(烛龙)八姓之一。董姓是风姓分支,祖先名飂叔安,其子继承太昊氏(风姓)驯养扬子鳄(古称龙)的本领,服侍于舜,赐董姓,为侯伯,因而可以在居邑设立天文仪器“重”,有了祭天权。董由天文仪“重”(中)和四游表构成。“重”为主表居中,四隅方置四游表。...
近日,走进塘下镇凤胜村,就听见不远处的祠堂里有些热闹。闻声而去,20多位老人正聚在此处,或下围棋,或听鼓词,或闲聊。“我们村村名原来不叫‘凤胜’。”“有些村民还是唐朝宰相的后裔呢!”“据说村里还有人当过官呢!”……听闻记者前来采访,老人们你一句,我一句,聊起了凤胜村的悠悠历史。▼悬挂于祠堂的“跃龙门”牌匾▼凤胜村始祖董良能▼一对青石“马蹄脚”村民最初以卖黄衣为生听老人们说,凤胜村原本叫寺庄村。新中国成立后,为讨个好兆头和新气象,改名为“凤胜村”。当时,勤劳聪明的村民发现市场上生姜货源不多,便开始种植生姜,或从文成、永嘉等地批发,做起生姜的买卖。当时,村里一半以上的村民都以卖生姜为生。直至今时,仍有20来户村民贩卖生姜。今年70岁的村民董永娒以前就卖过生姜,“清明前后,在附近的里岙山上种下姜种,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培育,冬天收成,然后担到山下叫卖。”董永娒老人回忆道。村里另一半村民则卖起制酒的......
文献包含了河北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等地区的家谱存放。...
董氏家祠“董”,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27位。据当代数据统计,中国大陆地区董姓人口约976万,占中国大陆地区汉族人口总数的0.61%,在当代中国大陆地区汉族姓氏中排名第29位。光绪七年编修的油坊头《董氏家乘》我们这一支的始迁祖名叫董时珍,据《董氏家乘》列传中记载,董公时珍,字秀炎,官中书令。元延祐(公元1314年至1320年)间,因土豪横肆,时珍公凛然持正諭之,与子慨、悌父子三人,由苏州阊门迁居八宝东乡,择射阳湖之秀色北来,广洋湖之清光南挹,波流环绕,灵气独鍾的九里一千墩汉墓群地带油坊头,置田建宅,落藉发展。堂号“谦益”,源自《尚书》堂号,是指姓氏中某一支派或某一房的称号,反映着强烈的血亲观念。记录着本家族的荣誉,同时也能表现出一个家族的道德文化修养。“油坊头董氏堂号为‘谦益堂’,取名自《尚书·大禹谟》中‘惟德动天,无远勿届,满招损,谦受益,时乃天道’。油坊头董氏一族的祖先希望借此来说明骄傲......
董氏宗祠,位于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。此地临海、风光秀丽,人称“迷茫回顾青千顷,翡翠盈时碧一湾”。宗祠始建于明代,清嘉庆十年(1805年)扩建,民国十九年(1930年)重修,较完整地保留闽南宗祠的古建筑风格。董氏宗祠中最令人神往的是祠堂天井左侧耸立一天然“石笋”,露出地面约3.5米,最大直径约1.5米,形同春笋。无斧凿之痕迹,乃天然而生成。乡人传闻,此石笋摄日月之精华,沐雨露之膏泽。汲地泉以沾濡,禀士气以熏蒸。不与草木同枯,而与时序共荣,有“活笋”之称。故沙堤董氏素以“玉笋传芳”为荣。在宗祠正厅前横梁高悬一块“玉笋宗祠”匾额,字迹猷劲,有颜鲁公之神韵,下款清晰可辨,题为“金门董氏诸裔孙立”。据族人介绍,金门古坑乡(古时称“许坑乡”)董氏与石狮沙堤乡董氏一脉相承,骨肉同胞。抗战胜利后,金门光复,两地宗亲继续亲密往来。1947年,沙堤董氏宗祠修谱晋主,金门宗亲特地组团回沙堤谒祖归宗,故敬献此匾以示......
西安兵马俑在线7月6日讯董卓(?-192年5月22日),字仲颖,陇西临洮(今甘肃省岷县)人。东汉末年少帝、献帝时权臣,凉州军阀。官至太师,封郿侯。原本屯兵凉州,于灵帝末年的十常侍之乱时受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军进京,旋即掌控朝中大权。其为人残忍嗜杀,倒行逆施,招致群雄联合讨伐,但联军在董卓迁都长安不久后瓦解。后被其亲信吕布所杀,余部由李傕等人率领。 貂蝉是东汉...
唐朝知节度事、宰相董晋简介,董晋与董仲舒是什么关系?董晋(723年—799年3月13日),河中虞乡(今山西永济)人。唐朝中期名臣。官至宣武军节度副大使、知节度事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封陇西郡开国公。死后赠太傅,谥号“恭惠”。 人物生平 董晋在唐玄宗后期中明经科,唐肃宗即位后,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,供职翰林。之后,还任过汾州司马、淮南节度使崔圆的判官,及主客员...
Copyright 2022 zupu.cn 浙ICP备18024415号-5